首页 > 建设动态

农村公共服务提升有了好法子

——江门台山活化利用古驿道,百年古港海口埠重现生机

今年,我省重点打造8条南粤古驿道主题文化线路,通过古驿道活化利用,努力统筹开展古驿道、古水道、古码头、古建筑群保护开发,凸显它们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即日起,南方日报社和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推出古道今途·南粤古驿道上的美丽新农村系列报道,记者沿着一条条南粤古驿道主题文化线路和周边村落,寻峥嵘岁月遗珍,探未来发展新路。

我们邀请村民、学者和政府一起,共商如何借助开发利用南粤古驿道,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并通过发展旅游等产业,实现精准扶贫,为建设美丽新农村鼓与呼。敬请垂注!

真没想到,原来杂草丛生、残损破败的海口埠遗址,经过能工巧匠们半年多的精心修缮,很快变成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旅游胜地。骑行爱好者张大林不久前来到江门台山参加2017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暨中国南粤古驿道文化之旅首站活动,谈起看到百年古港重新焕发青春,仍一脸兴奋。

原来古驿道的保护和活化利用,不仅帮我们修复和保护了那些岌岌可危的历史遗迹,而且还能给当地农村带来那么多意外收获。这简直是一个‘1+N’的计划。在张大林看来,自从省里着手制定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和各种实际举措后,广东很多农村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有了好法子。

原是破败古码头今成体育休闲好去处

时光倒流到一年前,张大林与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徒步爱好者来到有着辉煌过去的海口埠古港,不禁有些心酸。想不到电影《让子弹飞》里那么气派的梅家大院,现实中竟有些荒凉。他说,特别是在曾作为出洋重要口岸的古码头,不仅建筑破败,连河道也长满水浮莲,散发难闻的气味。

根据记载,海口埠最辉煌的当年,各行各业店铺上百间,一应俱全,尤以西隆街最为兴旺,仅银号就有6家之多,有银行街之称。而历经近百年的沧桑以后,店铺只剩下几间副食店,人气大不如前。这里几乎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当地农户称。

不过,短短一年后,景象就发生了巨变。张大林发现,广东政府保护利用南粤古驿道的行动,让沉寂多年的海口埠重回关注焦点。原来,借助活化利用古驿道,江门台山对海口埠进行了系统修复和改造,修旧如旧、建新如旧。前不久,从五湖四海赶来参加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的体育爱好者们,见证了焕然一新的景象。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古码头遗址旁边,当地政府投资新建了一座银信纪念公园,融西洋亭、古码头、观景平台、银信柱、博物馆等诸多元素于一体。其中,20根银信柱尤其引人注目。据台山端芬镇党委委员李晓春介绍,银信柱统一使用八面设计,用648片烧制的银信瓷片,艺术性地展示了中国第一侨乡台山海外华侨银信的缘起、递送、历史作用与现实文化价值。

而由古建筑改造成的银信博物馆内,一批批珍贵的台山银信侨批资料,为游客再现了当年华侨出洋的经过。这也是继汕头市侨批文物馆之后,广东省建设的第二家以侨批(银信)为主题的大型国有文物场馆。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第一指导组组长郭壮狮介绍,台山海口埠银信广场、汕头西堤公园侨批纪念地将弥足珍贵的世界记忆遗产——侨批银信进行了视觉形象化处理,让其成为城市公共空间展示的一部分,这是馆藏档案活化利用方式的极大创新。

记者了解到,在台山古驿道横贯的斗山镇和端芬镇,沿线还分布着浮石村、浮月村、东宁里等古村落以及翁家楼、庙边学校等特色建筑,有小广州之称的台城街道旧区内也有不少极具特色的洋楼。针对这些可深入开发利用的特色建筑资源,当地将在年内完成部分洋楼的改造工程,对各镇较有价值的古建筑,也将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活化利用。

本体保护带动周边公共服务体系完善

在南粤古驿道保护和活化利用中,我省还将着力加强建设古驿道沿线路标指引、卫生间、急救点等,为游客带来便利。尤其是要努力推动社会服务网络向农村覆盖,解决农村文化、体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规模不足、水平不高的问题,并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对此,江门市就在今年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和文化之旅系列活动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在全市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有关工作。我们要对海口埠和梅家大院作全面的改造提升。其中,海口埠主要实施交通道路改线工程,将银信街改造成休闲步行街,再配套开设台山特色饮食店等,将海口埠建成集文化体验、商业休闲、民宿和古陆、水路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侨乡文化观光点。有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在保护的基础上,当地还准备按照民国小镇风格对梅家大院房屋进行改造,并在梅家大院旁的大同河增建水上码头,利用道路、河网与海口埠连通,将海口埠和梅家大院串联起来,让游客感受风格各异的文化景观。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乡规划处有关负责人表示,提升古驿道沿线旅游服务水平也被列入今年的工作要点之一。此外,我省有关单位还将与省、市主要旅行社协作制作古驿道旅游地图,并完善共享型民宿、房车营地、公共厕所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

有专家指出,各地可以以古驿道主题文化线路及其沿线发展节点为依托,有效整合古驿道沿线休闲步道、登山道、绿道等路径及体育场地,积极开发康体健身、生态休闲、户外运动等类型的体育活动,组织城乡居民开展徒步、慢跑、定向运动、绿道骑行、野外穿越、划船等为主题的古驿道品牌赛事,构建集体育、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古驿道发展之路。

南方日报记者 冯善书 发自江门 策划统筹:谢思佳 卢轶 肖文舸

现场走访

主题文化线路

还原历史地理场景

记者看到,修缮过的海口埠大街,明显比前几年多了很多游客。中心区域一条长达500多米的主街道,两侧林立着近百栋各式各样的骑楼。海口埠地处全国第一侨乡”——广东江门市台山大同河和端芬河的交汇处,由于与香港、澳门之间便利的海上交通条件,这里成为先侨出洋谋生的重要口岸。

沿着主街漫步,一座建于1923年的两层洋楼——基督教礼拜堂,在正面4根挺拔、庄重柱子的衬托下,显得分外巍峨、肃穆。当地人说,这座礼拜堂已成为基督教从侨乡进入中国内地的重要物证。而据省住建厅省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总体规划加快进入实施阶段,这里和珠江、西江、东江沿线的传统村镇和文物古迹一起,成为我省重点打造的8条南粤古驿道主题文化线路中西学东渐文化遗产线路的重要部分。

西学东渐文化路线所依托的是东江、西江等水路交通和近现代新兴铁路运输,经过广州、肇庆、韶关向西往北,同时经广州往潮汕地区传播。其中往西的路线中遗存有大量的文物古迹,具有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

在古驿道沿线两侧,既有以东江古驿道和西江古驿道为核心串联沿线的历史文化文物资源,也有以丹霞山为依托的自然生态资源,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相得益彰,集合了古道、古驿、古城、古镇、古村、古寺、古庙、山林、水库等多样化的资源。沿着西学东渐文化遗产线路,游客能够亲临其境地在真实的古驿道中体验这些历史地理场景。

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进入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