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古水道上正在举行龙舟比赛。该作品获省住建厅、南方日报、南方+合办的“南粤古驿道摄影大赛”优秀奖。资料图片
今途
“现在村里有保洁人员定期清理垃圾,污水也由管道排放到污水处理池中。”正在村里广场上乘凉的郁南县大湾镇五星村村民李铁明自豪地告诉记者,以往村里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现象已经得到有效解决。
该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李国钧告诉记者,村里的喜人变化,得益于2014年五星村被纳入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南江古韵新村”主体村庄,同时也受益于南粤古驿道活化开发的带动。
仅在五星村,便有保存完好的古建筑47座,其中古民居大屋27座,祠堂19座,庙宇1座。而在长达28.5公里南江古水道(兰寨—大湾古码头)沿线,诸如此类的文化瑰宝不胜枚举,例如有与北京周口店同期的磨刀山遗址、有被称为民族舞蹈的“活化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禾楼舞”等。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第八指导组组长马向明认为,南江古水道示范段沿线的资源潜质非常好,一头一尾有省级古建筑群兰寨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湾村古建筑群,而中间则有磨刀山遗址,三点一线。若在南江河畔建设慢行径,用线把点串联起来,提高游览者的体验,整体魅力更大,如此南江古水道便能成为郁南现今版的“翡翠项链”。
郁南县以省级新农村示范连片示范建设工程和南江古水道保护利用为契机,坚持统筹推进,坚持创新示范,坚持长效治理,以农村污水治理为突破口,主动顺应群众“求净”“求美”愿望,发动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共谋共建共享美好家园。
南方日报记者 胡新科 发自云浮
策划统筹:谢思佳 卢轶 肖文舸
5亿资金整体“打包”治污
南江古水道的修复始于兰寨古码头,一是因为这个码头所具有的人文意义,第二个原因是因为码头后面的兰寨。
走进位于郁南连滩镇西坝的兰寨村,状元树、状元进士馆、林如堂状元碑、正己学校、兰花苗圃培育基地(兰花观赏园)等众多文物古迹等内的古建筑群让人目不暇接。兰寨林家博物馆和兰寨古驿道博物馆,用丰富的实物和图片,展示了过去肇庆作为华南政治和文化中心——两广总督府时期的光辉历史。
除了底蕴深厚的古建筑焕发出活力,村里这几年还添加了不少“新东西”,其中一个占地约1000平方米的人工湿地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原来这是为收集兰寨村居民生活污水和少量初期雨水而建设的无动力厌氧污水处理系统,服务人口约1500人,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管理方便、出水水质好等特点,既处理了污水,又美化了环境。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无动力厌氧污水处理采用“调节水解+人工湿地”工艺,通过栅格过滤,利用微生物分解吸附,经过两层处理,进而实现净化污水的目的。
郁南县不仅是南江古水道的所在地,也是我省生态发展区,同时还是西江的重要水源保护地,肩负着保护西江流域及珠三角地区千万人的水源地的艰巨责任。
2015年开始,郁南县为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难题,在西江、南江沿线110条中心村建设无动力厌氧污水处理系统,当前已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在推广无动力厌氧污水处理系统过程中,郁南县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中来。
兰寨村村民便是在实地参观了周边村庄无动力厌氧污水处理系统后,上至村干部、下至普通村民均积极要求参与申报,自发投资投劳,甚至有不少村民自愿拿出土地支持建设。
同时郁南县还创新建设模式,整合各类资源,试点探索统一规划,整体“打包”治污PPP项目,吸引社会资金5亿,建设14个镇污水处理中心和903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
农村生活垃圾清运率超98%
在兰寨古驿道博物馆,记者见到了慕名而来的香港游客易生。在谈到对南江古水道以及兰寨的印象时,他连连点了两个赞:一是赞文化底蕴深厚,二是赞村民热情村庄干净,“让我们游客很舒服”。
保护开发古水道文化,干净整洁的村庄环境是基本要求。作为全省首批14个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县之一,郁南县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以“南江古韵新村”为主题的新农村建设为契机,辐射带动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发动群众参与村庄环境整治,特别是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上,做出了积极探索。
佛子坝村位于南江河畔,距磨刀山旧石器考古遗址2.4公里,村内有建于280多年前的桂生大屋和南江古码头等,以耕读传家著称,也多善农工商贸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南江古韵新村”之称。
走在佛子坝村村道上,很少看到生活垃圾乱丢乱扔的现象,村里配置了垃圾收集点,将垃圾分类放置已成为村民的生活习惯之一。
连滩镇西坝村长乐自然村建立了一支10人的女子保洁队,西坝村村支书曾仲开介绍,这是一支由村党支部动员,由村中留守妇女组成的保洁队。为了鼓励和发动群众参与到村庄环境整治中来,郁南县实行县镇村网格化管理,并对验收合格的保洁示范村给予按人口每人10元的奖励,复查合格的村给予按人口每人4元的奖励,复查不合格的村庄则在专项奖补资金中按人口每人扣2元。
目前郁南全县144个行政村均已实现统一放置分类垃圾桶,推广垃圾分类试点使垃圾分类减量率达43.8%,村庄保洁覆盖率达100%。近年来郁南县投入7470多万元实施生活垃圾处理,建立健全了“户主收集、村组保洁、县镇转运、统一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同时,郁南县已实现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全覆盖,分别在各行政村专门设置可回收利用的废品资源收集点。目前,全县116条村庄建设了无动力厌氧污水处理系统,农村生活垃圾清运率达到98%以上。
古道
驿道古酒飘香远
述说农耕如何变
南江是郁南人对罗定河北段的称呼,在历史上,南江古水道正是粤西驿道古酒文化遗产线路的重要支线,见证了南粤农耕文化的变迁。
古酒出自古村,很多古村历史上就是依托古代驿道兴建。岭南地区的众多古酒诞生地都集中于古驿道沿线地区,与南粤古驿道主题文化线路的空间结构基本吻合;同时,由于古代生产好酒需要有优质的水资源作为基础,因此驿路古酒主题文化遗产线路基本沿古驿道文化线路中的水路形成。沿着南粤古道的农耕文化发展较为充分,古酒、古酿造工艺、酒庄、果园使古驿道成为体现先民生活智慧之道的窗口。
自古以来广州就是岭南酒类消费的最主要地区,同时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海港贸易繁盛,因此以广州为中心,沿古驿道线路网络,可以概括出3条主要的驿道古酒主题文化遗产线路。其中,东江—韩江段是古酒主题文化遗产线路中的重要一条。该条线路以鉴江、南江等水系为主要连接通道,从广州、佛山,经过肇庆、云浮、等地的古酒产区,连接湛江坡头和吴川地区,与海南古酒文化遥相呼应。
如今,活化开发南粤古驿道沿线村落的丰富的古酒品种、酿造工艺和酒器皿等,打造驿道古酒文化之旅,是保护和开发古驿道的重要部分。目前不少古酒作坊已经发展成为现代酒厂,在古驿道旅游项目中增加古酒制作工艺展示、酒厂参观等环节,主打特色酒品牌,丰富古酒文化内涵。
同样充满浓郁人文色彩的、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道教文化为特点的葛洪与中医药主题文化遗产线路,目前也已成为广东活化利用古驿道的重要线路之一。
葛洪是晋代道教学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昔年,葛洪应广州刺史稽含之邀从江苏句容家乡来到广州后,就与罗浮山结下不解之缘。公元314年葛洪返回故乡,327年再返广州,原计划是往广西北流出任县令,但被罗浮山所吸引,隐居罗浮山研究中草药治病之道,有《抱朴子》《肘后备急方》等医学著作。我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团队的灵感,便是源自当时葛洪在惠州罗浮山所著的《肘后备急方》。
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进入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