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设动态

发展特色产业 带动沿线脱贫致富

饶平县钱东镇钱塘村古宋桥。省住建厅和南方日报社、“南方+”联合主办的南粤古驿道摄影大赛银奖作品。余献民摄

 

 

沿着金樟路,在樟林古港—新兴街古驿道沿线走下去,延绵数公里,道路两旁种着各种水果,樟林林檎是其中之一。“果硕肉嫩,如脂如膏、清甜爽口,令人神往,引人乡思。”提起这种学名番荔枝的水果,东里镇文化服务中心吴庆连自豪地介绍,“目前全村种植面积约200多亩,年亩产三千斤左右,约20/斤,对村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目前,广东支持和鼓励古驿道沿线特色农产品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省有关领导多次与国家工商总局审协广州中心进行协调,争取更多资源向古驿道周边倾斜。据了解,樟林古港—新兴街古驿道和潮州饶平上饶西片古道沿线等地积极培育特色农产品,通过特色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来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了良好效果。

数据显示,古驿道两侧各5公里范围内覆盖贫困村数量为1310个,占全省贫困村总数(2277个)的60%。因此,借助南粤古驿道文化线路开发,带动特色产业,进而对沿线村庄对口精准扶贫脱贫,是古驿道活化利用的一项重要作用。

茶产业带动户均收入超过10万元

巨大的经济价值带动了东里镇全镇农民种植林檎。

北联村的宋伯就是其中一位,他已种了十多年的林檎,年成好的时候一亩可有1万元收入。这也成了宋伯全家的主要收入。虽然由于品种更新换代的原因,现在全镇林檎的种植面积减少了,但它仍是农民的收入之一。宋伯说。

澄海区农业局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澄海区已在莲花山麓安黄公路两侧建成初具规模的林檎生产基地,辐射带动东里、盐鸿、莲华等镇,形成了具有区域生产格局的特色水果生产区,常年栽培面积11500亩,年总产8000吨,产值4800万元,成为当地农村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林檎之外,番石榴、台湾青枣、青柠檬、草莓、火龙果等水果生产是全区的一大特色产业。据统计,目前全区水果种植面积4.44万亩,年均产值3.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例较大。

从东里镇往东行走约25公里便是潮州饶平县,在该县上饶镇西片村西岩山风景区,我们走上著名的西片古道。与樟林古港新兴街古驿道沿线的特色水果产业相比,饶平上饶西片古道沿线的产业发展也有它的拿手戏”——单丛茶。

在饶平县三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基地,约4000亩的单丛茶漫山遍野。该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带动了茶山附近村民增收。公司负责人以最近流转的4户种植户为例算了一笔账:每年的流转费用为1万元/户,公司还聘请他们到基地工作,每人3000元一个月,一户聘请两人;同时,公司每年赠送100斤茶叶给农户自行销售,收入归农户。如此算下来,每户一年的收入不低于10万元。

潮州市潮安县凤凰镇是单丛茶的另外一个产区,该镇乌岽村130多户全部靠单丛茶为生,今年户均种茶收入超过10万元。

新兴产业帮助贫困村精准脱贫

在南粤古驿道沿线,新兴产业精准扶贫的尝试正在不断开展。

汕头市潮阳区金灶镇辖下桥陈村是一个革命老区村,被列入新时期精准扶贫相对贫困村。全村总人口1350人,245户,劳动力450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发展后劲不足,村民以农业生产和外出打工为主,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由汕头市农业局、市农科所、中国人保财险汕头市分公司挂钩帮扶。

走进该村村委会办公楼,数百平方米的村办公楼顶及大埕停车棚玻璃大棚让人觉得眼前一亮。原来,它们是该村光伏扶贫项目的设备。

汕头市农业局驻金灶镇桥陈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林雄告诉记者,该项目于今年315日正式投入运营,是全市第一个光伏发电扶贫的村,投入50万元,收益将按14折股量化给村集体和贫困户,每年能为每户贫困户增加收入1000元。

除了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帮扶单位在对村现状调研的基础上,还率先启动了村庄环境整治工程,“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以毗邻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为契机,建设一个湿地生态型、农业观光型的桥陈新村。”工作队长林雄告诉记者。

据他介绍,帮扶单位将对桥陈村现有以绿化苗培育为主的产业进行结构调整、优化及升级。以村主干道为界,在其中一侧打造100亩以种植水稻、蔬菜、荸荠为主的农业观光片区。而在另外一侧,将在沟渠、池塘基础上建设310亩的湿地生态公园,调整农用地,引导种植桑葚、火龙果等多种水果,致力将桥陈村发展成为集观光游乐、鲜果采摘、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农业生态旅游区。

古道

华侨文化之路

迎来华丽转身

绿豆糕、花生糖、芝麻糖……在汕头市东里镇樟林古港荣兴路24号门口的摊位上摆着这些具有潮汕特色的甜品,60多岁的老板郑丽明靠在椅子上,一边不紧不慢地扇着风,一边扫视街上过往的人。

还没到中秋,现在是潮汕甜品的淡季,郑丽明可以轻松一点。而在离他店的不远处便是著名的连接樟林古港与新兴街的古驿道,长约200米,沿线驿铺(驿站、驿亭)有永定楼、安平栈。

在我省今年重点打造的八条南粤古驿道主题文化线路中,樟林古港—新兴街古驿道是侨批和银信文化遗产线路和瓷器文化遗产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背后记载着无数广东人从古驿道出发到海外的打拼史,也是南粤瓷器、丝绸和茶叶运输对外贸易历史记忆价值的重要载体。

古道有望借定向大赛实现蜕变

樟林古港是“红头船”的发祥地,曾经是无数潮汕人下南洋的起点。

时至今日,行走在古道上,新兴街依然保存完整,古色古香的货栈铺户依稀可辨,透过这一楹一柱、一砖一瓦,仿佛能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行走在充满海风气息的石板路上,一单单交易迅速达成,一件件货物纷纷北运,从西京古道到梅关古道,从南江水道到岐澳古道……

繁荣的贸易让樟林古港名声大噪,《澄海县志》形容说:“城南城西,街港交接,云烟相连,北货番货,土产特产,汇集于此交流,名噪沿海,经济非常繁荣,称樟林埠。”

今年以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多次调研樟林古港,对樟林古港保护修复的规划设计、周边环境整治和古建筑保护等提出指导和要求。近期,澄海区正式启动东里镇樟林古港古驿道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力争在今年11月之前恢复古港风貌,提升环境品质,迎接即将在这里举行的全省古驿道定向大赛。

“两省四县”必经之道将被修复活化

潮州饶平县是粤闽边界的门户,也是南粤古驿道八处示范段之一的西片古驿道所在地。今年以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多次对西片古驿道的保护利用进行调研和指导。

进入潮州市饶平县上饶镇,从几爿排列得密密的村屋中穿过,迎面便是一座青翠的大山豁然眼前。

登山之后,仰面看去,一块块斑驳的石板铺成勉强容两三人并行的山路,仿佛从千百年前一直绵延到现代。

这就是潮州饶平上饶西片古道,据饶平地方志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上饶西片古道建于明嘉靖年间,历史上是“两省四县”商家民众往返的必经之道,古称“第一山”。

该古道位于上饶镇西片村西岩山风景区,到大埔县枫朗镇三溪村全长共9公里,古道两旁建有西岩寺、善福寺、宝塔寺、凉亭、伯爷泉等古迹,也是侨批之旅的古道之一。

在潮州,现在专家能够找到并考据证实的重要古道,多为宋明时期的官道驿铺遗迹,从潮州向东西南北四方延伸,贯通闽粤赣湘,也连通了沿海与内陆。

除此之外,潮州还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陶瓷产区。

据了解,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指导下,潮州今年正对饶平县境内的西片古道及麒麟岭古道示范段进行有序修复活化,古驿道的规划设计、文化遗产收集、旅游路线等各项相关工作正有序推进落实。

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进入原文